2002年10月13日清晨一通來自台灣同學的簡訊,我以為是開玩笑不疑有他。
大清早七點在度假村櫃台值班,不尋常的電話量忙翻了完全不知道狀況的我們。
有來電希望我們幫忙轉到他的親友,確定要聽到他的聲音才肯罷休的,有的一聽到沒有在房間而且連絡不上,在電話那頭哭出來的,都有。
這樣莫名其妙的忙碌,在與世隔絕的巴里島努沙杜瓦的渡假村中,一直到將近十點鐘,從村長的口中正式得知,遠在距離20分鐘車程的庫塔鬧街上,昨晚發生大爆炸。慶幸的,所有度假村的員工全員平安,住在渡假村中的遊客剛好無任何人外出,發生爆炸案的當晚退房的幾位旅客也都順利連絡上,全員平安。
當天中午得到澳洲外交部的通知,要求澳洲公民盡速返國,同時將於最快速度通知特別包機協助撤離工作。當天我們有打不完的電話幫忙渡假村的澳洲旅客更改最有可能盡速離開的航班,同時等候澳洲官方提供撤僑專機資訊。三個工作天之內,渡假村的澳洲旅客全員撤離,多數旅客也選擇性的繼續停留會提早離開,這幾天所有預計抵達的遊客紛紛取消,印象中只有一批十來位的韓國遊客抵達。沒有遊客向櫃檯人員或者遊客間,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協助撤離旅客這件最緊急的事情。
2004年12月26日早晨,全世界各地不管用甚麼方式慶祝耶誕節,馬爾地夫和普吉島兩個渡假村正面對最嚴厲的考驗。早上海上運動部門發現普吉島卡塔海岸的海水莫名其妙的退潮,當遊客與員工還有當地小販還為這種自然現象不解的時候,水面急速的湧上不平常的高度迫使大家拔腿就跑。慶幸卡塔海岸直接面對海邊,少去普吉島巴東海灘旁擁擠的車輛與攤販,隨著水流沖往建築物,位在卡塔海灘的度假村,第一時間緊急通知並且疏散所有遊客,往半山上的寺廟前進。待下午一切水況平靜過後返回水淹過的渡假村,慶幸地勢環境之利,渡假村多半為財務上的損壞,淹水範圍多為第一樓層的客房,聽說部分在附近的渡假村遊客被過來這,但無生命上的威脅。相較於這地區的幸運,巴東海灘以及馬爾地方,斯里蘭卡與印度的創傷遠超乎當時每個人的想像。
當時遠在北海道度假村的我們,一面從管理階層得知這次意外,一面為所有在災害現場的同事們祝福與加油。據說,當時的情況,渡假村的精品店原本販售的衣物提供給物資流失的遊客,另一方面櫃檯與管理部門儘速將遊客資料呈報位於新加坡的總公司,由新加坡總公司立刻協調航班,新加坡住宿飯店,緊急外交協助,遠在馬爾地夫兩個渡假村加上普吉島度假村的所有員工與遊客,都在最快的工作日被送往新加坡,由新加坡總公司發放物資需要的零用金在新加坡購買所需的衣物與物資,同時獲得旅客各國的外交單位協助緊急核發旅遊證照之後,在最快天數之內,上千名遊客與與三個渡假村共上百名員工,有秩序的,平安返回國門。
2005年7月一場大颱風吹斷墾丁對外的交通,剛回到台灣在墾丁渡假飯店工作的我,遇到許多匪夷所思的經驗。有線電視斷線,網際網路部分暢通的狀況,遊客對於颱風與對外交通狀況一無所知。出了渡假村路上可以看到的物資早就被搶光,第一次看見便利商店貨架上一掃而空的狀況。遊客在颱風天無法出門又客房無有線電視的情況,紛紛前來櫃檯鼓噪要求退款或者開放泳池?管理部門應要求開放了三間會議室提供電影播放卻放著客房閉路節目系統不使用,客人再度抱怨節目內容?網際網路可以得知颱風動態,但不有效利用閉路系統撥放,僅於大廳內張貼一張颱風動態海報要求遊客自行前來查詢?物資運輸短缺以造成附近餐飲選擇有限,而且風雨讓遊客無法外出的情況,飯店餐飲部門竟然依照平常狀況,繼續以極少優惠的方式強迫推銷餐飲?旅行團領隊與遊客為了爭吵卡拉OK娛樂設施的使用順位,旅客間爭吵就算還由領隊拿拖鞋用力拍打櫃檯桌面要求合理安排?
讓颱風困在墾丁的三天裡這樣的戲碼每天上演,管理部門與遊客之間的爭吵每天演出。演到橋通的那天,我已經辦妥離職手續,打包好行李,行經經過好幾天終於由國軍調度完成的可讓行人通過的簡易臨時陸橋,通過橋後,頭也不回,離開這個充滿貪婪混亂的空間。
88風災大家嘲諷的頒發"最上鏡頭獎"給在知本橋頭倒塌的金帥飯店。土石流淹走了多少村落與多少家庭。災後重建的速度以及遷村的問題還在傳統與安全的槓桿上搏鬥。土地開發的利益與環境保護的議題永遠是雞同鴨講。
普吉島為了這次慘痛的代價付出了太多,但是,可以看見的,災後半年左右,普吉島已經備妥海嘯警報放送系統,原本封閉阻礙疏散區域與商家,全部重新規劃出就近可疏散的路線,隨處可看見海嘯逃生路線的標誌。該地區飯店或是度假村利用災後淡季的期間,重新規劃經營方針,渡假村重新翻修或裝修。受傷最嚴重的巴東海灘恢復了原有的安靜,攤販與停車還有店家重新規劃,隔年的耶誕節的旺季,已經準備好用新的面貌期待觀光客造訪。2006年再訪普吉島的時候,已經是新的面貌。去年的四月再訪,普吉島的觀光客已經恢復到海嘯前的興隆。
88風災過後台東到現在的漂流木還沒有完全的處置,災後的知本只顧得快點宣布自己不是災區顧不得多少車輛快點經過臨時的臂力橋,看見河床上躺著的金帥大飯店,然後裝作沒看見的繼續開門賺錢。
日本東北與關東區域因3/11的地震所引起的災害,經歷過十幾年前阪神大地震無情的考驗,日本從經驗中學習,成長,復元,重新站起來之後還可以繼續透過知識的傳達來教育世人災害的無情與人類的考驗。這一次,日本再度面臨嚴重的考驗,轉述網友
【私。生活意見‧】的部落格:日本8.9震災教我們的事
http://blog.roodo.com/chensumi/archives/15334149.html
聯合新聞網 胡晴舫:人在東京大地震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208926.shtml
奇摩話題新聞懶人包 防災,台灣最該向日本學的10件事
http://tw.topic.yahoo.com/newtopic/article/tw-features.yahookimo.com.tw/twfeaturesyahookimocomtw_201103141017
(請務必開啟連結閱讀)
不管是天災人禍,受難者一面對鏡頭開始呼天喊地的博取同情,當事人極盡理由推卸責任,政務官員想盡辦法尋求法源為自己脫罪,或者立刻採取全面肅查臨檢的方式博取選民的信賴,媒體戲劇化的將這些過程利用自己有利的角度洗腦式的傳播給觀眾,觀眾開始針對自己有立場的議題大聲辯駁,談話節目名嘴利用知名度不管用興師問罪的方式,或者怪力亂神的口吻,繼續讓這場鬧劇亂下去。
有誰為賑災的義行鼓掌了?
有誰為重建的事業出力了?
有誰為防災的教育落實了?
有誰為災後的心理撫慰了?
有誰為相關的法規執行了?
有誰為潛在的危險理性了?
冷靜,理性的面對災害是我們還要學習的課程,永遠不會有滿分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